陳佳實暢談智能建筑行業三大難題及對策
發布時間:2012-12-19 新聞來源:一覽設計英才網
近年來,低碳經濟成熱門議題,而低碳經濟的主要內容是節能減排,先進的智能化技術正是推動各行業節能減排的有效武器,而智能化企業主要的市場業應當包括智能建筑。
陳佳實
廣東省建筑智能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首席科學家
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專家委員會特聘顧問專家
智能建筑的創新也同樣成為行業人士熱議的話題。近日,阿拉丁建筑電氣網記者與廣東省建筑智能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專家委員會特聘顧問專家陳佳實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他認為,智能建筑、綠色建筑、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核心技術的掌握與創新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智能建筑要敢于創新,而創新更應該貫穿智能建筑整個生命周期,從規劃設計到方案選擇,從產品選型到項目實施,從投入使用到運營維護以及升級改造都充滿著創新的機會,每個階段,每個流程,每個小細節,都必須嚴格控制好,監測到位,才能成就真正的好智能建筑工程。
智能建筑行業存三大問題
核心技術缺失
業內人士大概皆知,智能建筑行業曾有這么一說法,“自動化變手動、手動變不動,中國很多智能建筑徒有虛名”。造成“智能建筑不智能”現象的原因與當前不完善的行業標準和核心技術的缺失有必然的聯系。陳佳實教授表示,雖然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已經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能與國際同步,但認真考究下,自主原創的“國貨”還很少,真正的核心技術目前還未掌握在中國手中,仍需大力推行創新,走合作創作發展之路。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陳佳實教授告訴阿拉丁建筑電氣網記者:“這些年,我國建筑智能化產品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不能說我們沒有進行技術研發,只是原創的太少,模仿的太多。不過,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條件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具備的,這與我國原來的工業化水平有密切關系。”
招投標市場不規范
除了核心技術缺失外,陳佳實教授告訴阿拉丁建筑電氣網記者,智能建筑招投標市場亂象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大阻礙。
事實上,表面公開透明的招投標下,掩蓋著赤裸裸的關系與利益,這種市場亂象不僅僅是在智能建筑行業存在,在其它行業也普遍存在。但是不可否認,這一亂象下不公平和不是真正實力的競爭確實給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也難以將真正的好產品和方案投入到市場,必然無法促進行業發展。
規范貫徹不夠有力
目前我國智能建筑領域發展的形勢,已經不是90年代中的無章可循、無規可遵。各大項目智能建設投資、招投標、驗收等環節已經逐步規范,行業技術、項目建設投資更加理性和合理。而與這些理性發展對應的是市場競爭加劇、業內非理性競爭行為屢見不鮮,亦造成了規范的貫徹不夠透徹。
當前行業是市場行為有章不循,技術行為有規不遵,自行其是習以為常,造成混亂。陳佳實教授呼吁,目前行業整體規范貫徹施行不夠到位,亟需政府加以引導,行業各領域人士積極配合。
智能建筑行業須綜合性治理
針對以上三大問題,陳佳實教授認為,行業需要進行綜合性治理。
政策加以引導 加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
針對核心技術缺失和招投標市場亂象,陳佳實教授認為,應加強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加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
首先,需要圍繞智能建筑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以制約我國智能建筑發展的技術薄弱環節和趕超國際技術先進水平的技術領域為重點;其次需要集中多方資源,突破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加快形成較為完備的智能建筑技術體系;再者還需要引導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作,面向重點業務應用,協同開展智能建筑重大技術攻關和應用集成創新,以形成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品牌。
另外,上文中提到,智能建筑行業陷入招投標困局,陳佳實認為,其根源在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所以盡快完善包括監督管理體系、供應商(包括產品)準入機制等方面的招投標制度,通過公開透明對公共采購中的權力進行約束才是上策。
例如在招投標的資格預審環節一定要創新,以杜絕業主利用資格預審來限制和排斥潛在投標人或搞假招標的現象,對一般工程項目不需要資格預審的,要允許多一些的符合條件的單位參加投標;對復雜的工程需要進行資格預審的,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格預審條件。
科學規范流程體系 朝深而專方向發展
要提高智能建筑水平,專業化技術隊伍建設是關鍵。陳佳實教授在談及負責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和廣州西塔智能項目的心得時分享了寶貴的經驗:首先,一個項目需要設計顧問,設計顧問要成為業主的高級參謀,理清業主的定位和需求。即總體規劃設計是前一個階段業主需組織專家組進行規劃的系統設計,提供指導設計單位的綱領性文件;其次,設計單位按規劃設計進行初步設計和深化設計;最后招標完成后,再對施工進程進行深化設計,做到真正可按圖施工的施工圖設計。
另外,陳佳實教授還強調設計單位必須有三方面的能力和要求,第一個要非常熟悉21世紀智能建筑的主流技術和主流產品;第二個要非常熟悉最新的智能建筑的規范和標準;第三個強調要反映對每個智能建筑特點的智能化系統設計。
由此,智能建筑市場主要在建筑領域要有針對性地開發,滿足工程各種要求。怎樣把好的東西用好,要有設計、規劃、施工、監理、驗收一整套科學規范化的流程,在這當中,與系統集成商的水平相關,系統集成商要與建筑領域相關部門很好結合。
另外,陳佳實教授在接受阿拉丁建筑電氣網采訪中也重點提道:“有規范不代表止于前進。智能建筑行業技術日新月異,對于現有的智能化規范,應當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加強更新換代的速度,正確反映當前主流技術和工程應用經驗使其更好地為建筑服務”。
陳佳實教授強調,建筑智能化規劃設計的重要性,此前并沒有得到用戶足夠的重視,導致了許多項目輕設計重施工。有些工程因招標前規劃設計不到位,造成設計不到位,造成施工過程出現較多設計變更,廠商中標后還要對工程重新進行深化設計。不過,目前行業已得到共識,產品和工程項目應朝深而專的方向發展,前期設計一定要做到位,并且各個環節都應各司其職環環相扣,才能為后期節省更多的資金與時間。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