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立體綠化攝影大廈
發布時間:2013-07-12 新聞來源:一覽園林英才網
7月11日上午,“我心中的美麗家園暨首屆中國廣播網杯——美麗獎·世界屋頂綠化大會攝影比賽”官網專題上線,這意味著世界立體綠化攝影大賽正式啟動。該活動得到了住建部、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中國攝影報社等部門的大力支持。
大賽依托9月19日在南京召開的2013中國·南京世界屋頂綠化大會,是由2013中國南京世界屋頂綠化大會組委會、中國廣播網主辦;由中國廣播網和世界屋頂綠化協會承辦。旨在引領社會通過攝影關注自然生態、抒發和強化綠化環保意識,通過大賽向全世界展示國際立體綠化的新理念、新技術,為城市規劃者帶來更多頗具實效的建設思路和辦法、為攝影愛好者開拓一個全新的攝影領域、為全球立體綠化建設打造一個共識的平臺和心靈的家園。
該賽事于7月11日開始向全球征集攝影作品,8月31日截止投稿,比賽通過網上投票、媒體投票、評審專家投票,共同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以及入圍獎若干,總獎金達三十萬元人民幣。
當前,我國各地某些城市空氣污染嚴重,霧霾受到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甚至成為當下熱門話題,治理霧霾是當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務。PM2.5需綜合治理,當前主要辦法分為兩類:一是節流,即控制PM2.5的生成,淘汰不合格的機動車,關停并轉污染企業,煤改氣、煤改電、控制工地揚塵等措施;二是開源,在城市中心區增綠擴水,提高生態自凈能力、用植物和水吸附降解PM2.5。
眾所周知,目前規劃成型的城市中心區域擁擠、車多、人多、樓多,而土地量少,增綠擴水的方法更多的可以在屋頂、墻體、硬地面上造田,也就是立體綠化這個感念。在這些地方進行種植,與傳統的地面園林建設不同,有更多的科技含量。9月份即將在南京舉辦的世界屋頂綠化大會將集世界智慧,研討屋頂綠化、墻體綠化、屋頂農業、雨水收集利用等一系列使城市中心區增加綠量、優化環境,特別是治理PM2.5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政策,目的使我們生活的城市更生態,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本屆比賽的拍攝范圍是“屋頂綠化、墻體綠化、立交橋綠化、室內綠化、陽臺綠化等一切脫離了地氣的綠化”好作品,比賽鼓勵廣大的攝影愛好者以鏡頭記錄屋頂綠化、立體綠化的豐富多樣的形式,優美宜人的生活環境,讓每一個參與者和大眾群體共同分享屋頂綠化、立體綠化在生態建設中的作用。
本屆比賽的頒獎儀式將在9月份的南京世界屋頂綠化大會上進行,敬請期待。
附:大賽章程
1、主辦及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中國廣播網
2013南京世界屋頂綠化大會組委會
承辦單位:中國廣播網、世界屋頂綠化協會
協辦單位:中國綠建委立體綠化學組、中國屋頂綠化與節能委員會
官方網站:中國廣播網www.cnr.cn
投稿網站:央廣圖庫 http://photo.cnr.cn
啟動儀式:2013年7月11日
參賽時間:2013年7月11日—8月31日
參賽范圍:面向全球
評選時間:2013年9月1日-14日
頒獎時間:2013年9月19日
頒獎地點:南京世界屋頂綠化大會
2、競賽主題:
作品題材不限,符合“屋頂綠化、墻體綠化、室內綠化、立交橋綠化、陽臺綠化等一切脫離了地氣的”建筑綠化類即可,彩色與黑白,單幅與系列均不限。
3、評選標準
1、內容真實,著力體現主題;
2、形象生動,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
3、標題與圖片說明準確、簡明,符合大賽要求;
4、獎項設置
金獎1個,獲得9萬元人民幣獎金及證書;
銀獎2個,獲得6萬元人民幣獎金及證書;
銅獎3個,獲得3萬元人民幣獎金及證書;
入圍獎、紀念獎若干
5、作品規格
1、單片、組片;組片每組不得超過5張圖片。
2、本次比賽只介紹JPGE格式圖片,每幅圖片最大不超過20M若為裁切后的圖片最長邊不低于2000像素。
3、參賽作品應為作者本人拍攝。
4、參賽作品必須是原創題材, 圖片不得加邊框及作者ID,
請盡可能保留EXIF信息。
5、每人參賽作品不得超過10組圖片。
6、每組圖片請寫清楚詳細主題標題、圖片說明、作者。
6、參賽方式
1、參賽選手需簽署“央廣圖庫”數字版權協議,并通過“社會攝影師”通道注冊為央廣圖庫“社會攝影師”。
圖片庫注冊及上傳說明網址:
http://photo.cnr.cn/pms/upload.jsp
2、參賽作品必須上傳到中國廣播網--央廣圖庫,
央廣圖庫網址:http://photo.cnr.cn
3、上傳作品時請選擇
圖片庫分類: “攝影比賽”——“我心中的美麗家園”。
4、圖片庫投稿標題格式:
【我心中的美麗家園】《作品名》(姓名)
例如:【我心中的美麗家園】《綠意之家》(張三)
5、央廣圖片庫聯系電話及相關賽事資訊 010——56807195
來自一覽園林英才網http://yl.tmjob88.com/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