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儀山:古建“異地保護”需謹慎
發布時間:2013-09-16 新聞來源:上海青年報
在近日由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辦公室等單位舉辦的“老房子保護和收藏論壇”上,同濟大學教授、著名古建保護專家阮儀山表示,按照國際公認的世界遺產保護法則,老房子保護最需要講究一個“整體性”,即原地保護。近年流行起來的古建“異地保護”做法需要謹慎而行。
阮儀山在演講中提到了最近成龍購徽派民居送給新加坡一事。在他看來,將古建拆了,在別處組裝重建的做法,固然保護了建筑的“真實性”——本來真實的面貌,卻破壞了古建原有的環境。因為古建從來都不是突兀而建的,其必然與周圍的環境氣脈相通,建筑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將建筑抽離出來保護,等于斷了氣脈,不值得提倡。
與會的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也表示,非到萬般無奈時,古建不應“異地保護”。他認為,老房子保護要趨于深層,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做到老房子“景觀的保護”,“要把老房子放在原有的生態中來保護。”
不過陳燮君同時表示,一些的古建筑收藏家們應該樹立“為社會收藏”的意識,“收藏家們一旦手上的古建筑多了,他們就等于在為社會做一份收藏。也不排除有朝一日,這些異地保護的古建會被回請到原地重建的可能性。”
著名作家陳丹燕也同樣談到了古建收藏家需要一份社會責任感。“買下了老房子,自然是私有的,但房主也必須尊重歷史。這是房主的責任,也是應有的一份道德。”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