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發布時間:2013-07-16 新聞來源:一覽設計英才網
2014年起,大型公共建筑,將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這是今年公布的《“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的明確要求。
據一覽設計英才網記者了解,按照《規劃》提出的具體目標,“十二五”時期,我國將選擇100個城市新建區域(規劃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等)按照綠色生態城區標準規劃、建設和運行。2014年起,政府投資的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建筑,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建設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兩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筑,將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同時,將引導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住宅小區,2015年起直轄市及東部沿海省市城鎮的新建房地產項目力爭50%以上達到綠色建筑標準。此外,“十二五”時期還將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6000萬平方米;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實施農村節能示范住宅40萬套。
《規劃》明確,發展綠色建筑與綠色生態城區要以維護城鄉生態安全、降低碳排放為立足點,倡導因地制宜的理念,優先利用當地的可再生能源和資源,充分利用通風、采光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綠色建筑,倡導全生命周期理念,全面考慮建筑材料生產、運輸、施工、運行及報廢等全生命周期內的綜合性能。在目標選取上,發展綠色建筑與發展綠色生態城區同步,促進技術進步與推動產業發展同步,政策標準形成與推進過程同步。在推進策略上,堅持先管住增量后改善存量,先政府帶頭后市場推進,先保障低收入人群后考慮其他群體,先規劃城區后設計建筑的思路。
建筑節能改造是推進老舊城區生態化的重要內容。《規劃》提出,要著力進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動老舊城區的生態化更新改造:一是相關部門制定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加強指導和監督,建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長效工作機制。二是制定既有居住、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標準及相關規范。三是設立專項補貼資金,各地方財政應安排必要的引導資金予以支持,并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建筑節能服務模式,創新資金投入方式,落實改造費用等。
《規劃》還提出,到“十二五”期末,綠色發展的理念為社會普遍接受,推動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的經濟激勵機制基本形成,技術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創新研發能力不斷提高,產業規模初步形成,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基本實現城鄉建設模式的科學轉型。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建設一批綠色生態城區、綠色農房,引導農村建筑按綠色建筑的原則進行設計和建造。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