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園林”的荒廢誰的錯
發布時間:2013-12-17 新聞來源:一覽園林英才網
城市文物是城市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城市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保護文物勢在必行。要想走出“文物保護困境”,不但需要相關部門的嚴格管理,對肆意占用文物用地違規建樓行為予以嚴查嚴懲,同時還要政府加大投入并真正引起重視,同時進一步增強全社會主動參與文化保護的自覺意識。
文物遺址遭破壞,除了監管部門保護不周外,還有其它一系列因素。例如文物保護資金的募集,除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能得到國家下發的保護資金,市縣財政很少能安排資金對相應的文物進行保護。文物的破壞,看來除了風雨的沖洗,人為因素也是重要方面。
北京西二環白紙坊橋西的廣外南街上,一片被鐵柵欄和圍墻圈起的工地內,20棟雜草叢中的爛尾別墅,仍保持著23年前的模樣。目前已與新接手的開發商取得聯系,爛尾別墅群將會拆除。這塊約75畝的爛尾工地中,包含金中都皇家園林太液池遺址,雖屬市級文物,但隨著爛尾工地一起荒廢多年。
據了解,停工23年中,爛尾別墅群與變為荒地的太液池曾多次受到關注。但是金中都皇家園林太液池遺址為什么沒有按照當初的建議恢復建設成公園,我們不得而知。太液池遺址變成垃圾場的現狀就曾得到政協委員的密切關注。市級文物就這樣與爛尾別墅共存20多年,再次給我們敲響警鐘。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