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建設美麗花都的愿望必將實現
發布時間:2013-09-17 新聞來源:一覽園林英才網
一覽園林英才網報道: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中國花木第一縣”之稱的鄢陵縣迎來了發展花木產業,建設美麗花鄉的東風。
9月12日,東方今報記者來到鄢陵縣,初秋時節,紫薇、菊花、桂花等各種時令花卉香氣襲人,入眼之處盡是花木蔥蘢,一派生機勃勃。
做好特色大文章
“南花北移、北花南遷”,鄢陵是最佳的天然馴化基地。鄢陵地處亞熱帶和北溫帶的過渡區,經鄢陵馴化培育后的“南方花木”可在北方落地生根,“北方花木”也可在南方旺盛生長。南北花木如不經過馴化,是無法跨界限生存的。鄢陵充分發揮這一優勢,戰略推進花木產業發展,從而把鄢陵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花木生產和銷售集散地。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鄢陵縣陷入了增產不增收、經濟發展遲緩的局面。如何使一個曾經的糧棉大縣迅速崛起,趕上先進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鄢陵縣委、縣政府經過認真梳理,清醒地認識到,靠一個“特”字可以讓塵封千年的古鄢國煥發美麗,他們果斷決策:實施“以花富縣、依花名縣”戰略,寫好特色產業這篇大文章。
鄢陵具有傳統的花木種植歷史,素有“花都”、“花縣”之美稱,享有“鄢陵蠟梅冠天下”的盛譽。唐朝,鄢陵已有大面積的植物園林栽培;宋朝,皇家的御花園已經落戶鄢陵;清朝時期,鄢陵蠟梅作為貢品獻給皇室貴族。但歷史行進到現代,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這一產業優勢并沒有承續下來,始終處于零星發展的階段。為使鄢陵花木業形成比較優勢,產生核心競爭力,在許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鄢陵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走出了一條發展壯大之路。特別是近幾年,鄢陵持續而為,出臺各項政策支持花木產業發展,強力推動花木產業做大做強。如今,它成為中國最大的花木生產銷售基地,有“中國花木第一縣”之稱,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顯現,產業發展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科技化支撐。組建了“河南省園林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珙桐、蠟梅等9個研發中心,先后承擔了2個國家“863”計劃項目、十多個省市級科技攻關項目,完成了蠟梅、櫻花、紅葉石楠等40個品種的組培技術研究和組培苗的工廠化生產。
——企業化運作。引導本地花木種植大戶組建花木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一批花木企業。目前,全縣有各類花木企業790多家。
——集約化經營。規劃建設了15萬畝的現代名優花木科技園區,通過土地流轉,吸引大型花木公司進入。目前,園區已落戶企業182家,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目前,全縣形成了綠化苗木、鮮花切花、盆景盆花、草皮草毯四大系列2300多個品種,年銷售額61億元,花木核心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940多元。
花木,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鐵桿莊稼”。
鄢陵花木聞名天下
60萬畝花木面積,在一馬平川的中原地帶營造了一片難得的平原林海,形成了鄢陵獨有的小氣候:
藍天、白云、碧水、綠地交相輝映,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30天以上,地下礦泉水中偏硅酸、鍶等元素含量超過國家規定標準……依托花木背景和生態平臺,鄢陵建成了許昌地區唯一的國家4A級景區中原花木博覽園和中原地區最大的花園式露天溫泉度假區,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中國長壽之鄉”。
連續在鄢陵召開的十二屆中原花博會更使鄢陵花木聲名遠揚,特別是第十二屆更是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花事盛會——自此屆開始將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定名為“中國·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今年9月16日開幕的第十三屆中國·中原花博會已籌備就緒。在花博會的輻射帶動下,鄢陵每年承接各類會議活動200多場次,由“花海”變成了“會海”。 2012年,全縣共接待游客37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2億元。
鄢陵花木產業實力與日俱增,不但花木面積位列全國第一,而且先后制定了12項花木產品標準和16項花木生產技術規程,其中,有3項花木產品標準被確定為省級標準;全縣790多家花木企業中,國家一級資質園林企業有2家,國家二、三級資質園林企業有40多家。“以花木改善生態、以生態承載旅游、以旅游激活三產”,鄢陵的特色產業模式越來越清晰。
產業集群上臺階
去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農業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抓好鄢陵花木產業集群等三個試點,無疑為鄢陵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鄢陵縣委、縣政府結合當地花卉苗木發展現狀,出臺了鄢陵花木產業集群規劃,初步規劃為主產區、核心區和輻射區。主產區規劃耕地面積55萬畝,做好標準化苗木生產基地、花卉和資材加工基地建設;核心區納入主產區內,以15萬畝名優花木園區為基礎,建設盆景(盆花)造型樹生產長廊、蠟梅產業園、國家5A級生態旅游觀光區、鮮花切花設施生產基地等;輻射區將充分發揮核心區和主產區的品牌優勢和輻射作用,盡力在主產區外圍擴大花木產業面積。
鄢陵縣林業局局長張文科告訴記者,圍繞產業集群建設,該縣夯實第一產業,開展苗木標準化生產、鮮花切花生產的基礎上,開拓第二產業,以發展園林綠化工程、花卉精深加工、板材加工、花木營銷及物流體系為主線,同時壯大第三產業,主要集中在信息網絡與電子商務建設、生態旅游業發展、花木營銷及物流體系建設。
河南省政府的領導也對鄢陵花木產業發展寄予厚望:“鄢陵花木已有了好的氣勢和好的態勢,完全有條件做大做強,做成在海內外都響當當的品牌。”
鄢陵縣縣長王志宏躊躇滿志:“通過建立鄢陵花木發展短期和長期規劃,鄢陵花木產業前景令人矚目。”
鄢陵規劃到2015年,全縣計劃花木種植面積達65萬畝,擴大優勢產品、調整花木產業結構,尤其是鮮花、切花的生產面積。到2020年,全縣花木種植面積達70萬畝,培育、開發新品種15~20個,集群年總銷售額突破150億元。
鄢陵縣委書記袁寶根認為:“鄢陵花木產業集群的規劃、建設和發展,特別是‘十八大’提出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將對我縣花木產業及其延伸產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我們有理由相信,鄢陵的花木產業必將迎來美好的未來,鄢陵建設美麗花都的愿望必將實現!
來自一覽園林英才網http://yl.tmjob88.com/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