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辦公樓輝煌歲月結束 城市辦公模式已變
發布時間:2013-11-18 新聞來源:環球網
美國《福布斯》網站11月5日報道稱,盡管存在炒作和區域性差異,在當前經濟復蘇之際,美國辦公樓建設并未回暖。辦公樓將逐漸不再是美國經濟實力的關鍵指標。
據商業房地產研究公司CoStar,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每年新建辦公區高達2億平方英尺(約1858.06萬平方米)。20世紀90年代初,新建辦公區面積急劇下降,而在21世紀初,再次上漲至每年2億平方英尺。2006年,新建辦公區面積下降至不足1.5億平方英尺,此后一直下降。Reis公司稱,今年算是經濟復蘇中期,新增辦公區勉強達到3000萬平方英尺。
事實上,房地產的趨勢仍是將辦公區轉為他用,尤其是改成住宅,僅少數城市修建大型辦公樓。據CoStar公司統計,2013年前9個月,市中心僅修建71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區,而郊區則為5150萬平方英尺。但總體而言,與2007年相比,現在使用的辦公區減少1000萬平方英尺。按當前形勢來看,可能需要6年或7年恢復到經濟衰退前的水平。
據該報道,新建辦公樓的減少與經濟疲軟有關。美國的多數就業增長屬于低工資和兼職類別,而這些工作人員一般不占用辦公樓。另外,越來越多的公司傾向于更有效利用空間,例如,過去的中層管理層均配有秘書,現在通常是幾個經理共用一個助手。部分公司考慮使用“旅館”或者共用辦事處。銀行等更傳統的企業因成本過高而繼續轉移工作區域。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和媒體等行業越來越多地尋求非傳統辦公區。
此外,自主就業人數和在家辦公人員的增長促成了該局面。據經濟建模專家公司的最新研究,2001年至2012年,個體戶人數增長了14%。部分個體戶可能在小型辦公室辦公,但很多人在家辦公。
《福布斯》稱,大城市將會發生更多改變,建筑更多高層住宅和醫療建筑,而不是新摩天辦公樓。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經濟持續疲軟,美國辦公大樓的輝煌歲月已經結束,而且不太可能很快回歸。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