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被動式引領建筑節能
發布時間:2013-09-07 新聞來源:一覽暖通英才網
據一覽暖通英才網調查了解到世界能源危機日益嚴峻,節能降耗刻不容緩。我國雖然能源蘊藏量巨大,但同時我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由此可見我國的節能環保任務責任十分重大。在這樣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為了推動我省住建領域節能環保的進程,黑龍江省住建廳將于9月6日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5樓會議廳舉行一場以超低能耗建筑節能技術為主題的講座。
該講座由黑龍江省住建廳主辦,由德國建筑聯合會建筑師和城市規劃師、德國埃爾福特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歐盟項目“被動式房屋認證規劃師”、被譽為全球被動式節能建筑大師的路德維西•隆恩先生擔任主講人,講座還特邀黑龍江辰能房地產開發公司代表就“中德合作被動式——超低能耗合作項目實踐”做分享介紹、哈爾濱鴻盛集團代表做相關于“EPS模塊建筑節能技術”的理念推廣、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王勇針對“符合被動式建筑標準的超級節能建筑外窗”進行的產品技術講解。這意味著我省邁出了住建領域節能環保的關鍵一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結合自身優勢產品技術,開始地域特色住建模式新探索。
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達全社會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產能耗約1 3%,建筑總能耗已達全國能源總消耗量的45%。龐大的建筑能耗,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巨大負擔。因此建筑行業全面節能勢在必行。我國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首先不能忽略的便是建筑節能。全面的建筑節能有利于從根本上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緩解我國能源資源供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長遠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筑節能已經成為了一個節能環保的大方向和主要著眼點。在嚴峻的能源危機和節能降耗的壓力下,被動式建筑技術以其綠色節能環保為主推點應運而生,備受關注。被動式房屋儼然已經站到了世界節能建筑領域的最前沿。歐盟甚至規定,從2020年起歐盟地區只允許建造被動式房屋。在我國,綠色建筑也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時代,“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將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在本次活動中,作為主講人的全球被動式節能建筑大師路德維希·隆恩教授將以“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理論與實踐”為主題對被動式建筑技術及應用層面進行解說,全方面地闡釋被動式概念和實踐。相信可以對我省乃至我國的建筑節能領域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示。
省住建廳特邀專家蒞臨我省舉辦這次專題講座,旨在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理念,結合我省具體區位區情,探索出具有區域特色的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并將其很好地應用到實際建設中,深入推廣被動式房屋在我省的發展。
目前我省已有先進企業在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級水準,走在了行業發展的前沿。早在2011年黑龍江辰能房地產開發公司就開展了中德合作被動式——超低能耗合作項目實踐——辰能•溪樹庭院。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僅有的兩個中德合作“被動式”節能建筑示范項目之一,現已成功打造出了我省乃至全國被動式節能房屋的標志性、品質型樣例,這代表著我省在低能耗建筑領域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同時也為接下來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在我省的推廣實踐開辟了一條光明的大路。 除了這類項目性實踐外,在建筑節能材料領域的技術探索方面我省企業也有著不俗的表現。 哈爾濱鴻盛集團研發出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8個建筑節能體系,他們的EPS模塊及其系列節能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堪稱是建筑節能領域的一場創新式革命。我國僅有的兩個中德合作被動式示范項目哈爾濱辰能˙溪樹庭院和秦皇島市“在水一方”均使用了鴻盛外墻外保溫建筑節能體系。鴻盛建筑節能系統已經通過了專利技術實施許可,目前正在進行廣泛范圍內的產業化基地建設,不斷推進自有化創新式建筑節能進程。
作為中國鋁包木窗的創始者和領導者,中國唯一一家通過德國被動式房屋研究院認證的木窗企業,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專注于企業自身的產品研發,通過在中國節能木窗行業開展的一系列先鋒實驗,森鷹已于2012年研發出了中國第一樘被動窗——PASSIVE 120獲得德國被動房屋研究院的認證,其整窗傳熱系數低于0.8。這是我國木窗產業的新突破,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這些獲得了國際上一致認可贊譽的項目技術從不同層面上完善了我省被動式建筑的技術條件和實踐經驗,推動了本區域被動式建筑技術理論的實踐進程。
隨著講座日期的臨近,社會關注逐漸升溫,相信此次講座不僅能夠促進中德在建筑節能領域上的進一步交流合作,也可以肯定并鼓勵我省企業在建筑節能領域繼續開拓前行,與政府一道合力推動我省建筑節能事業的發展。歡迎期待了解到更多有關被動式技術與實踐方面國際前沿信息的企業與人士屆時關注講座動態及后續報道。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